【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效力待定合同有效还是无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效力待定合同有效还是无效
效力待定合同既非有效合同,也非无效合同,其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
具体而言,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一般须经有权人表示承认才能生效。以下分情况说明:
一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二是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三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总之,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取决于有权人的追认与否,在追认前处于效力不确定状态。
二、效力待定合同有什么种类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需要注意的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同问题。
这类人签订的合同,如果和他们的年纪、智力程度、精神健康状况冲突,并且不完全有益于他们,那么相对人有权敦促法定代理人为这个合同进行确认。
从收到通知的那一天开始,30天之内法定代理人就有这个机会去确认这个合同。
只要他确认了,这个合同就能生效;但如果他没确认或者超过了期限还没确认,那这个合同就不能生效。
为了保护所有参与者的权益,法律给了法定代理人确认合同的权力,同时也给善意的相对人一个反悔的机会。
但是,这个反悔的机会只有在合同被确认之前才能使用,而且必须通过书面形式来表达。
所谓的“善意相对人”就是指那些并不知道对方缺乏相应行为能力的合同签署方。
再来看看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
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并没有得到授权,或者超出了授权范围,甚至在授权已经结束之后,仍然用被代理人的名义签订合同,这就是无权代理人签订的无权代理合同。
这种合同的效力是待定的,也就是说,它需要等待被代理人的确认。
同样,相对人也可以要求被代理人在收到通知后的30天内确认这个合同。
如果被代理人没有任何回应,那就意味着他拒绝确认,这个合同也就不能生效。
在被代理人确认之前,善意的相对人还有撤销的权利。
撤销的话,也得通过书面形式来表达。
最后,根据《民法典》第551条的规定,如果债务人想要转让债务,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
如果他没有得到债权人的同意就擅自转让了债务,那么在债权人做出反应之前,这个行为的效力都是待定的。
三、效力待定合同有什么基本情形
效力待定合同具备以下基本要素:首先,合同已经缔结,然而其法律效力尚不明确,不能被视作有效合同亦或是无效合同;其次,该类合同须等到享有追认权力的相关人士进行正式确认后方能生效;再者,该种类型的合同牵涉到合同签署的双方以及相关的第三方当事人;最后,只有当效力待定合同经过追认权人的批准,其法律效力才会明确地溯源至合同建立之初的时刻。
若得到追认权人士的反对,则此类效力待定合同自始无效。
以上是关于效力待定合同有效还是无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