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融资租赁如何撤销合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融资租赁如何撤销合同
撤销融资租赁合同时,需要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及方式:
1. 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若一方因对合同重要内容产生重大误解而订立合同,误解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需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
2. 受欺诈或胁迫订立合同: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或者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欺诈方、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受欺诈方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受胁迫方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3. 显失公平订立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同样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行使撤销权时,要准备好能够证明撤销事由存在的证据,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撤销申请。若超过法定的除斥期间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二、融资租赁合同能否贷款
融资租赁合同本身不能直接用于贷款,但可以通过基于它的一些方式获得资金。
一方面,在售后回租的融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先将自有资产出售给出租人,再从出租人处租回该资产。这种交易实质是一种融资行为,类似于贷款。承租人借此获得资金,缓解资金压力,只是表现形式为租赁。
另一方面,出租人可以利用融资租赁合同进行融资。比如,出租人将融资租赁合同的应收租金债权转让给金融机构,提前收回资金,实现资产变现。金融机构基于对租金债权的评估,向出租人提供资金,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贷款”方式。
然而,若仅以融资租赁合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普通贷款,通常较难获批。因为金融机构贷款注重抵押物、还款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估,融资租赁合同本身不具备抵押物的属性,不能为贷款提供有效的担保。
三、融资租赁合同责任认定
融资租赁合同责任认定需从多方面考量。
对于出租人,在租赁物交付方面,若因租赁物交付问题导致承租人损失,出租人有过错时应承担责任。一般情况下,出租人不承担租赁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但如果是其干预选择租赁物的,则要承担相应责任。此外,若出租人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购买租赁物的价款,致使承租人无法使用租赁物,应承担违约责任。
承租人方面,需按约定支付租金,若逾期支付,出租人可要求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逾期仍不支付的,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并收回租赁物。同时,承租人应妥善保管、使用租赁物,若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赁物毁损、灭失,需承担赔偿责任。并且,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应按约定返还租赁物,若不能返还,需承担赔偿责任。
出卖人责任主要体现在租赁物的质量和交付上。若出卖人交付的租赁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应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负责修理、更换等。若未按约定时间交付租赁物,导致承租人损失的,出卖人要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是关于融资租赁如何撤销合同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