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合同欺诈会判多少年》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合同欺诈会判多少年
在合同诈骗案件中,犯罪行为人可能会面临以下刑罚: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处以罚金;
2.如果情节更为严重,则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但少于十年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3.如犯罪行为人的行为极其恶劣,则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处以罚金或没收其个人财产。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欺诈合同撤销后多久无效
在针对欺诈和胁迫而签订的合同撤销方面,法定的撤销期间设定为整整一年。对于遭受欺诈的当事人来说,撤销期间的起算点应从其本人知悉或理应知悉自身受到欺诈的那一刻开始计算;而对于受胁迫的当事人而言,撤销期间则应从胁迫行为得以终止的那一刻开始计算,同样是以一整年来进行衡量。若在这一年的期限内,当事人未能及时行使撤销权,那么该项撤销权将会自动失效。
三、合同欺诈最高多少金额可以起诉
在缔结及执行合同过程中,有蓄意欺诈行为,涉及到的诈骗金额达到两万元或以上的,那么该案件就应当启动法律程序进行诉讼追查。而所谓的‘合同诈骗’就是指那些以非法获取他人财产利益为最终目的,在签署、履行相关合同时,采用诸如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布置陷阱等手法,从而从对方手中骗得财产的恶劣行径。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对合同诈骗犯罪的相关规定,其具体数额标准如下:首先,个人实施诈骗行为,所涉诈骗金额在五千元至两万元之间;其次,如果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以单位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并且诈骗所得全部归属于单位,那么诈骗金额在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的,也将被视为合同诈骗罪。
以上是关于合同欺诈会判多少年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