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合同履行完毕后能否情势变更》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合同履行完毕后能否情势变更

在合同履行完全后,应视为合同自动终止。

这是由于在通常情况下,一旦合同已经充分履行,那么便无法再次解除合同。

合同终止则是指由于法律规定或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的特定情况出现,导致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消除,从而使得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也随之消失。

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债权债务关系即告终止:

(1)债务已被全面履行;

(2)债务得以相互抵消;

(3)债务人依照法律规定将标的物予以提存;

(4)债权人宣布免除债务;

(5)债权债务关系归属于同一主体;以及

(6)法律规定或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的其他终止情形。

若合同被解除,则该合同所涉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亦将同时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

【情势变更】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二、合同履行期限能否变更

合同履行期限可以变更。具体分析如下:

合同履行期限是合同的重要条款之一,一般情况下,合同双方应按照约定履行。但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原因需要变更履行期限。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也就是说,只要合同双方就变更履行期限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对合同履行期限进行变更。这种变更需要双方通过书面形式或者其他能够明确表示双方意思的形式进行确认。

从实际操作角度讲,当出现不可抗力、市场环境重大变化等客观原因,导致按照原履行期限履行合同会对一方或双方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时,双方也可协商变更。比如,因自然灾害导致原材料供应中断,生产企业无法按时交付产品,此时买卖双方可协商延长交付期限。

不过,若一方擅自变更合同履行期限,未与对方协商一致,则构成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

三、合同履行期限变更能变几次

合同履行期限变更的次数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看,只要合同双方当事人基于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对合同履行期限进行变更。在商业活动和实际交易中,可能会由于各种客观情况的变化,如市场环境变动、不可抗力事件影响、合作方自身经营状况调整等,导致需要多次变更合同履行期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频繁变更合同履行期限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合同双方的预期和计划安排,增加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如果一方滥用变更权利,给另一方造成不合理的损失,受损方有权依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要求赔偿。

总之,合同履行期限变更次数无明确法定限制,但应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及诚信原则,避免因不当变更给对方造成损害。

以上是关于合同履行完毕后能否情势变更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