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什么是买卖型担保合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什么是买卖型担保合同
买卖型担保合同并非典型的法律术语,它指的是当事人为实现担保债权目的,订立买卖合同作为担保,当债务人到期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可通过买卖合同标的物受偿的合同形式。
这种合同常见于民间借贷中,债权人为保障债权实现,与债务人签订买卖合同。比如,甲向乙借款,同时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若甲到期不能还款,乙可依据房屋买卖合同取得房屋所有权。
其特点在于,表面是买卖合同,但实质是以买卖合同标的物担保债务履行。在司法实践中,此类合同的性质和效力认定较为复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以签订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并向当事人释明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拒绝变更的,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借款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金钱债务,出借人可以申请拍卖买卖合同标的物,以偿还债务。就拍卖所得的价款与应偿还借款本息之间的差额,借款人或者出借人有权主张返还或补偿。
二、什么情况不能做担保人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几种情况不能做担保人: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类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无法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担保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2. 机关法人。机关法人主要从事国家管理活动,其财产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若作为担保人,可能影响其正常职能的履行,因此一般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3. 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它们的资金多用于公益事业,若承担担保责任可能损害公共利益,所以不能作为担保人。
4. 公司未经合法程序为他人提供担保。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需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若违反这些规定,担保可能无效。
三、设备抵押需要担保人吗
设备抵押不一定需要担保人。
设备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设备的占有,将该设备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设备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设备的价款优先受偿。
是否需要担保人取决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约定以及具体的交易情况。如果设备的价值足以覆盖债权金额,且债权人认为设备的变现能力较强、风险较低,可能仅接受设备抵押,而不要求提供担保人。
然而,若设备价值波动较大、变现存在一定困难,或者债权金额远高于设备评估价值,债权人可能会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人。担保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要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为债权实现多了一层保障。
所以,设备抵押时是否设置担保人,关键在于债权安全的考量和双方的协商结果。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买卖型担保合同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