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有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有什么

担保合同无效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比如,债务人因担保合同从债权人处取得的款项需返还给债权人。

2.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下,如果担保人有过错,需对债权人的损失承担一定赔偿责任。例如,担保人明知主合同存在违法情形仍提供担保,就要根据过错程度赔偿债权人损失。

3.担保人责任免除:担保合同无效后,担保人不再承担约定的担保责任。但如果担保人存在过错,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债务人责任不受影响: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务人与担保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二、担保合同什么一般时间生效

担保合同一般在成立时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据《民法典》,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若主合同有效,且担保合同本身不存在法定无效情形,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即成立并生效。

然而,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法律规定需办理批准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比如对外担保合同,可能需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才生效。二是当事人对合同生效附条件或附期限。附生效条件的担保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生效期限的担保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实践中,若担保合同涉及不动产抵押等,虽合同成立时生效,但抵押权需办理抵押登记才设立。即合同生效与物权设立时间可能不同,需注意区分。

三、担保合同和担保物权可以转让吗

担保合同和担保物权是否可以转让需分情况来看。

担保合同方面,一般可以转让,但有一定限制。债权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权,未通知保证人的,该转让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禁止债权转让,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转让债权的,保证人对受让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也就是说,担保合同随主债权转让通常是可行的,但要满足通知保证人等条件。

担保物权方面,其从属性决定了它不能单独转让。担保物权是为担保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主债权转让时,担保物权一并转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例如,当事人约定在主债权转让时,担保物权不随之转让,那么应遵循该约定。

总之,担保合同有条件转让,担保物权一般随主债权转让,二者转让都要遵循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

以上是关于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有什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