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合同条款什么时候无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合同条款什么时候无效
合同条款在以下情形无效:
1.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条款无效,因为其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条款,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若合同条款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条款无效。但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条款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合同条款若违背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会被认定无效。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订立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条款,应为无效。
6.格式条款排除对方主要权利或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或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二、什么才算赠与合同无效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赠与合同无效。例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签订的赠与合同没有法律效力。
2.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赠与合同无效。如赠与人受胁迫将财产赠与他人,且涉及国家利益,该合同即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若赠与的财产是禁止流通物,或赠与行为违反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法规,合同无效。比如,赠与走私物品的合同不具法律效力。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赠与行为若危害公共安全、破坏公序良俗等,合同无效。像为非法活动进行财物赠与的合同。
5.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赠与人与受赠人合谋,通过赠与损害他人权益的,合同无效。例如,债务人通过赠与财产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
三、合同无效适用民法典吗
合同无效适用民法典。民法典施行后,在合同效力认定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根据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情形的合同无效:
第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缺乏相应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无法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这体现了法律对意思表示真实性的要求,虚假表意签订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这是为了维护法律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四,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公序良俗是社会基本的道德和秩序要求,合同不得与之相悖。
第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这旨在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当事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损害他人利益。
此外,民法典中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与其他相关规定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合同效力体系,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全面且具体的指引。
以上是关于合同条款什么时候无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