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保证合同成立需具备的条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保证合同成立需具备的条件
保证合同成立需具备以下条件:
1.当事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保证合同当事人应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保证合同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保证合同,若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也不发生效力。
2.意思表示真实。保证人与债权人签订保证合同的意思表示应是自愿、真实的,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若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保证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
3.内容合法。保证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比如,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保证的合同无效。
4.形式符合要求。保证合同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债权债务合同中的保证条款。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作出保证,债权人接收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
二、保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何时中断
保证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如下:
1.债权人向保证人提出履行请求。当债权人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向保证人主张权利,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时,诉讼时效中断。例如债权人发函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自该请求到达保证人时,诉讼时效中断。
2.保证人同意履行义务。保证人明确表示愿意承担保证责任,如书面承诺还款或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等,诉讼时效中断。这种同意需是明确的、对保证债务的认可。
3.债权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来追究保证人责任,从提交诉状或仲裁申请时起,诉讼时效中断。在诉讼或仲裁程序终结前,诉讼时效持续中断,程序终结后重新计算。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如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等,这些法定程序也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后,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保障债权人有足够时间维护自身权益。
三、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如何规定的
保证合同诉讼时效规定如下:
-一般保证中,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后,又撤回起诉或者仲裁申请,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未再行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保证人主张不再承担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保证合同诉讼时效适用一般诉讼时效规定,为三年。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债权人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一般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
以上是关于保证合同成立需具备的条件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