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是否可以就合同纠纷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是否可以就合同纠纷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一般情况下,不可以就合同纠纷直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制度。

提起股东代表诉讼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一)前提是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且这种侵害主要是针对公司整体利益,而非个别股东的利益。(二)公司存在怠于行使诉权的情况,比如公司董事会或监事会拒绝或怠于提起诉讼等。

而合同纠纷通常是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与其他主体之间基于合同产生的争议。如果该合同纠纷仅涉及公司自身的一般商业交易权益,公司自身有能力且应当通过正常的诉讼途径去解决,此时并不必然符合股东代表诉讼的条件。只有当合同纠纷的处理涉及到公司整体利益受侵害,且公司怠于行使诉权时,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才有可能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二、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谁大

从法律角度看,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角色及权限各异,不可直接进行大小之分。控股股东即指其出资额度或拥有股份在相应公司资本总额或股本总额中超过百分之五十而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股东;尽管其贡献或所有股份未达法定数值,若透过表决权的行使足以对股东会议事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也可称为控股股东。而实际控制人为非公司股东者,却能通过投资、约定事项或其他形式,实质性操控公司行为者。在特定情境下,控股股东即是实际控制人;反之,两者未必完全重合。他们的权力大小受到企业治理机制、股权分配及相关契约安排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三、失信人员能成为公司的股东吗

失信人员可以成为公司股东。

目前法律并未明确禁止失信人员成为公司股东。成为公司股东本质是一种民事权利,主要涉及投资人对公司的出资及相应权益。

不过,失信人员成为股东在一些方面会受限。在公司运营中,若涉及银行贷款融资等事务,金融机构通常会对股东信用状况进行审查,失信人员作为股东可能影响公司获得贷款的额度与审批。在参与一些项目招投标时,招标方可能会对公司股东信用进行考察,失信人员身份或许会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此外,当公司经营良好有利润分配时,失信人员获得的分红可能会被法院依法执行,用于偿还其债务。同时,若公司后续有上市计划等,失信股东也可能带来阻碍因素。总之,虽然法律允许失信人员成为股东,但实际中会面临诸多限制与影响。

以上是关于是否可以就合同纠纷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