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的条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的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解散需符合一定条件,具体如下:
1.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若公司章程明确公司经营到特定期限即解散,或规定了其他解散情形,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公司可解散。
2. 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解散决议,公司可据此解散。
3. 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若公司吸收合并,被吸收方公司需解散;新设合并中,参与合并的各方公司均解散。公司分立时,若原公司主体资格消灭,也会导致公司解散。
4. 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当公司违反法律法规,如存在严重违法经营行为,被市场监管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或被政府相关部门责令关闭、撤销,公司应当解散。
5. 人民法院依照股东请求予以解散。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且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解决时,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二、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效力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具有多方面效力:
- 对公司的效力:章程是公司设立和运营的基本准则,公司的组织架构设置、运营活动开展等都需依照章程进行。公司不能违反章程规定行事,否则可能面临内部治理混乱或对外行为无效的风险。例如,公司增减注册资本、变更经营范围等重大事项,必须按章程规定的程序操作。
- 对股东的效力:章程是股东之间的契约,约束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股东依据章程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同时也需履行出资、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等义务。若股东违反章程,其他股东可依据章程追究其责任。
- 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效力:这些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守公司章程。他们的职权范围、履职程序等都由章程明确规定。若违反章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比如,董事未经章程允许擅自进行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需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总之,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是公司治理的重要依据,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有限公司必须设立监事吗
有限公司并非必须设立监事会,但必须设立监事。
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依照公司法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等。
所以,有限公司无论规模大小,都需要有监事来履行监督职责,以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和股东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的条件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