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额的规定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额的规定是什么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额遵循以下规定:

其一,公司法取消了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限制,以及首次出资比例和货币出资比例限制。股东可自主约定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期限等,记载于公司章程。

其二,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应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股东应按公司章程规定的时间和金额,足额缴纳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若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除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需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其三,股东可用货币出资,也可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能用货币估价并可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低估作价。

其四,公司成立后,若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应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二、有限公司吊销未注销对股东有什么影响

有限公司吊销未注销对股东存在多方面影响:

1. 信用风险:股东个人信用可能受损。在企业被吊销后未及时注销的情况下,相关信息会纳入信用体系,影响股东自身在金融机构贷款、信用卡申请等业务的审批。

2. 税务问题牵连:公司被吊销后,税务登记不会自动注销,若存在欠税情况,税务机关可能会追究股东责任,要求股东协助清缴税款,甚至可能影响股东个人的税务记录。

3. 再投资受限:部分地区规定,若原公司被吊销未注销,股东在一定期限内不能担任其他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等重要职务,限制了股东在其他企业的投资与经营活动。

4. 法律诉讼风险:若公司存在未了结的债务或法律纠纷,债权人可能会起诉公司和股东。股东可能需在出资范围内承担偿还责任,增加经济负担和法律风险。

综上所述,有限公司吊销未注销会给股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股东应及时组织清算并办理注销手续,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信用损失。

三、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怎样保护

保护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权益可从多方面着手:

1. 完善公司章程:中小股东可要求在章程中明确股东权利,如规定股东知情权的具体范围和行使方式,确保能及时、全面了解公司经营状况;设置特殊事项的表决权比例,增加中小股东对重大决策的影响力。

2. 行使股东知情权:依据法律,中小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等文件。若公司拒绝,股东可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要求行使知情权。

3. 行使表决权:中小股东可联合起来,集中表决权,增强在股东会中的话语权。还可采用累积投票制,将投票权集中于一位候选人,增加中小股东推选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的机会。

4. 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当公司出现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等重大事项时,中小股东若对股东会决议持异议,可要求公司按照合理价格回购其股权。

5. 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当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侵害公司利益,而公司怠于追究时,中小股东有权以自己名义为公司利益向法院提起诉讼。

通过上述方式,中小股东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额的规定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