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民事诉讼法99条规定内容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民事诉讼法99条规定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1.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2.追索劳动报酬的;

3.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终局判决之前,为解决权利人生活或生产经营的急需,依法裁定义务人预先履行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财物等措施的制度。对于符合上述规定情形的案件,当事人提出申请后,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裁定。

需要注意的是,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一定条件,比如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等。并且,当事人对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二、民事诉讼法136条规定了哪些

民事诉讼法(2021年修正)中并无第136条。原民事诉讼法(2017年修正)第136条规定的是开庭通知和公告,具体内容为:

1.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2.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参与庭审,确保诉讼程序的公正、有序进行。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公告相关信息能使社会公众了解案件情况,便于监督司法审判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可能会根据社会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相关条文内容和序号可能会发生变化。在具体应用和参考时,应以最新修正版的法律条文为准。

三、民事诉讼二审判决怎样申诉

若对民事诉讼二审判决不服,可通过以下途径申诉:

一是申请再审。当事人认为二审判决存在错误,符合法定再审事由,如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可以在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向作出生效判决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若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等特殊情形,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申请再审时,需提交再审申请书等相关材料,阐明申请再审的事实与理由。

二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若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情形,会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从而启动再审程序。

三是申诉信访。当事人也可通过合法的信访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信访一般是辅助性途径,主要还是依靠法定的再审和检察监督程序来寻求救济。

以上是关于民事诉讼法99条规定内容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