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劳动法律援助需要什么条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劳动法律援助需要什么条件

申请劳动法律援助,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经济困难。一般要求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虽略高于该标准但确实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旨在确保经济上有困难的劳动者能获得法律帮助。

二是涉及劳动纠纷特定事项。包括因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导致劳动者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劳动者遭受工伤事故,用人单位拒绝承担责任,而劳动者自身无力维权的;以及遭遇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且通过正常途径难以解决的。

三是有合理的请求和事实依据。劳动者提出的诉求需符合法律规定,且有相应的证据材料支撑,例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医疗诊断证明等,用以证明劳动纠纷的存在及自身权益受损的情况。满足上述条件,劳动者可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法规定每月工作时间不超过多少小时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按照一周工作五天计算,每月工作约为166.67小时(以四周每月为例,4×5×8.33,一周40小时,一个月按四周算)。但实际情况中,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上述工时规定,保障劳动者休息权。若违反规定,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劳动行政部门也会依法予以查处。

三、劳动法规定多久不发工资算违法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来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约定的工资支付日期未发放工资,就构成违法。

正常情况下,若双方有明确约定工资支付日期,到了该日期却未发放工资,就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没有约定具体支付日期,通常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届满后仍未支付,也认定为违法。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一般为一个月。

比如,约定每月15日发工资,15日未发且无正当理由,就已违法。即便双方没有约定支付日期,但在一个月的工资支付周期结束后仍未发放,同样违法。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工资,并可根据情形主张经济补偿等权益。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律援助需要什么条件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