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假释保证人的条件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假释保证人的条件有哪些
假释保证人需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保证人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清晰理解自身行为的法律后果,有能力承担保证责任。比如年满 18 周岁且精神正常的自然人通常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固定住处可让司法机关能随时联系到保证人,保证在需要时能找到保证人及被假释人员。稳定的收入则表明保证人有经济能力履行保证义务,若因被保证人违反规定造成损失,保证人有能力承担赔偿等责任。
第三,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如被羁押、服刑等人员,无法正常履行保证职责,不能担任假释保证人。
第四,享有政治权利。保证人需是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满足担任假释保证人的条件。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才可以成为假释保证人,以确保在假释期间能够对被假释人员起到监督和约束作用。
二、假释担保人需要什么条件
假释不需要担保人,适用假释需满足一定条件,由法院裁定。不过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需遵守相关规定。
适用假释需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且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但对累犯以及因特定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需遵守: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三、假释金会退回给保释人吗
在法律术语中,一般有“假释”和“取保候审保证金”概念,没有“假释金”。
对于取保候审保证金,如果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相关规定,例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在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保证金会退回给缴纳人。
而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不存在缴纳“假释金”的情况。
以上是关于假释保证人的条件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