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保证人不承担保责任的情形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保证人不承担保责任的情形是什么

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这种情况下,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形下提供保证,无需承担责任。

2.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受胁迫或欺诈做出的保证行为并非保证人真实意思表示,不应承担保证责任。

3.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债权人未在该期间行使权利,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4.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与一般保证类似,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也需在保证期间内请求保证人担责,否则保证人免责。

5.债权转让时,未通知保证人,且该转让对保证人产生不利影响的部分,保证人对受让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6.债务转移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债权人和保证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主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担保合同是否也随之无效

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通常随之无效,但存在例外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是因为担保合同的目的是保障主合同债权的实现,其效力往往依附于主合同。当主合同因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损害公共利益等原因被认定无效时,担保合同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一般也应认定为无效。

然而,如果法律有特别规定,即便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仍可能有效。例如,当事人在担保合同中约定,无论主合同效力如何,担保合同均独立有效。不过这种独立担保的约定在国内一般仅适用于涉外交易等特定情形。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在什么情况下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

以下几种情况担保人可不承担担保责任:

1.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一般也无效。若担保人无过错,不承担民事责任;有过错则承担部分责任,但不超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2.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加重债务人债务的,担保人对加重部分不承担担保责任;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变动,未经书面同意,保证期间为原合同约定或法定期间。

3.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担保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4.保证期间届满:一般保证中,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5.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担保人提供保证,或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担保人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提供保证,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保证人不承担保责任的情形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