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被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符合什么条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被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被取保候审的保证人须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与本案无牵连。保证人不能是本案的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与案件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人员,以确保其能公正履行保证义务,避免因自身与案件的利害关系影响保证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第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这要求保证人具备足够的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经济、社会能力,能够对被取保候审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保证被保证人遵守相关规定。

第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保证人需拥有完整的政治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且其人身自由处于正常状态,未被采取拘留、逮捕等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这样才有条件和精力履行保证职责。

第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固定住处能让执行机关方便联系保证人,也便于保证人对被保证人进行监督;有稳定收入则能保证保证人在经济上有能力承担可能因被保证人违反规定而产生的罚款等责任。

二、被取保候审的人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取保候审人如需离开,必须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开,以确保能及时到案。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这样便于执行机关掌握被取保候审人的动态,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被取保候审人应随时保持通讯畅通,接到司法机关传讯通知后,应立即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等。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能通过威胁、利诱等手段让证人改变证言或作伪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要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妨碍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

若违反上述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可能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三、被取保候审会不会留有案底

被取保候审本身不会留下案底。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

案底通常指某人过去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被取保候审的人并不一定有罪。

若被取保候审人最终经法院审判判定有罪,才会留下案底;若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不起诉;审判阶段,法院判决无罪,均不会留下案底。

所以,被取保候审只是诉讼过程中的一个状态,不意味着有犯罪事实,关键看最终是否被法院定罪量刑。

以上是关于被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符合什么条件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