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征地补偿款的提留比例应该是多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征地补偿款的提留比例应该是多少
征地补偿款提留比例并没有统一的固定标准,通常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一般来说,土地补偿费是集体土地被征收后给予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偿,可适当提留。部分地区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提留比例在20% - 30%左右,但也有地方提留比例低于20%或者不进行提留。例如一些经济较发达、集体资金充足的地区,为了让被征地农民获得更多实惠,提留比例会相对较低。
安置补助费是用于安置被征地农民的费用,专款专用,一般不允许集体经济组织提留。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也不存在集体经济组织提留问题。
被征地农民若想了解当地具体的提留比例,可查询当地政府出台的相关征地补偿政策文件,或向当地自然资源部门、乡镇政府咨询。若认为提留比例不合理,侵害了自身权益,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二、征地补偿不合理可否提起行政复议
征地补偿不合理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在征地过程中,政府作出的征地补偿决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若被征收人认为该补偿不合理,比如补偿标准低于法定标准、补偿方式不符合规定等,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就具备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
申请行政复议时,被征收人需在规定期限内,向作出征地补偿决定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交书面申请,并详细说明认为补偿不合理的理由和依据,同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行政复议机关会对申请进行审查,若认定征地补偿决定存在违法或不当之处,可作出撤销、变更或责令重新作出决定等复议决定,以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当遇到征地补偿不合理情况,被征收人可通过行政复议途径维权。
三、征地补偿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征地补偿纠纷诉讼时效分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适用不同规定。
行政诉讼方面,依据《行政诉讼法》,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若先申请行政复议,不服复议决定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民事诉讼方面,根据《民法典》,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不过,诉讼时效存在中止、中断等情形。比如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法定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等情形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以上是关于征地补偿款的提留比例应该是多少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