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调解程序如何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调解程序如何走

医疗事故调解一般有以下步骤:

1.申请与受理:医患双方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或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调解机构提出调解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包括病历、诊断证明等能证明医疗事故情况的资料。调解机构收到申请后,审核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符合的予以受理。

2.调查核实:调解机构对医疗事故展开调查,可能会要求医疗机构提供详细的诊疗记录、医护人员资质证明等资料,必要时还会咨询医学专家,了解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3.组织调解:调解机构安排时间组织医患双方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医患双方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诉求,调解人员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知识,对双方进行说服和劝导,促进双方达成共识。

4.达成协议:若双方在调解中达成一致,会签订调解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包括赔偿金额、支付方式、后续处理等内容。

5.履行协议:双方按照调解协议书的约定履行各自义务,医疗机构按约定支付赔偿款等。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医疗事故要怎么判断等级

医疗事故等级依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划分,共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例如导致患者脑死亡或重要脏器功能完全丧失,无法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或肢体严重残缺、重要功能完全丧失等重度残疾情况。

二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像某些重要器官部分切除或功能严重受损,影响患者的基本生活和工作能力。

三级医疗事故为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比如器官功能部分受损,但通过一定治疗和康复可恢复部分功能,对生活影响相对较小。

四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如术后遗留轻度疤痕、轻微功能异常等。

判断医疗事故等级需由专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组织,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恢复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三、医疗事故问题找谁处理好

处理医疗事故问题,可根据不同情况找相应部门:

-与医疗机构协商:这是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患者及家属可与医疗机构直接沟通,提出诉求并协商解决方案。通过协商,双方可在友好的氛围中快速解决争议,降低处理成本。

-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若协商无果,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专业知识,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组织医患双方进行调解。这种方式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能保证调解的公正性。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问题,患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会依据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诉讼是解决医疗事故纠纷的最终途径,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公正裁决。

此外,还可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调解机构申请调解。它们具有中立性和专业性,能为医患双方提供客观、公正的调解服务。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调解程序如何走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