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什么叫做医疗事故的赔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什么叫做医疗事故的赔偿
医疗事故赔偿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对患者进行的经济补偿。
医疗事故赔偿需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具体数额,包括医疗事故等级,这反映了损害的严重程度;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即医疗机构过错所占比例;以及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等。
赔偿项目包含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不同情况赔偿项目不同,如造成患者死亡,赔偿丧葬费等;造成残疾,赔偿残疾生活补助费等。
医疗事故赔偿可通过医患双方协商、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途径解决。旨在弥补患者因医疗事故遭受的损失,保障其合法权益。
二、什么叫医疗过度医疗事故
过度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人病情实际需求,实施超出疾病诊疗实际需要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为,且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件。
过度医疗行为主要表现有过度检查,如进行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使用高级别检查手段替代常规检查;过度治疗,包括过度用药、过度手术等,比如使用昂贵但疗效相当的药品,实施不必要的手术;过度护理,给予超出病情需要的护理级别。
判断是否构成过度医疗事故,需考虑多方面因素。要看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诊疗规范和指南,是否存在过度检查、治疗等行为;要分析过度医疗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还需结合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综合考量。一旦认定为过度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相关医务人员需承担相应责任,如民事赔偿责任,对患者遭受的人身损害和经济损失进行赔偿;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三、什么叫做非医疗事故行为
非医疗事故行为指的是在医疗活动中,虽存在医疗行为,但不符合医疗事故构成要件的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比如突发心脏骤停患者,医生在紧急实施心肺复苏时造成患者肋骨骨折,这属于为挽救生命采取的必要手段,不构成医疗事故。
其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例如患者对某种极为罕见的药物成分过敏,在医生按常规用药且进行了必要的常规检查后仍发生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也不认定为医疗事故。
其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医学存在局限性,某些疾病的发展、转归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完全掌控,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不属于医疗事故。
其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医院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范进行,因血液制品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患者感染,不属于医疗事故。
其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如患者不遵医嘱,私自停药等导致病情恶化,不应认定为医疗事故。
其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如自然灾害等导致医疗过程中断,引发不良后果。
以上是关于什么叫做医疗事故的赔偿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