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因医疗器械缺陷受损害患者可以向哪些人索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因医疗器械缺陷受损害患者可以向哪些人索赔
因医疗器械缺陷受损害,患者可向以下主体索赔:
第一,医疗器械的生产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以,当医疗器械存在缺陷导致患者受损,生产者需担责,患者能直接向其索赔。
第二,医疗器械的销售者。若患者因销售者的过错致使医疗器械存在缺陷而受损害,销售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即便销售者无过错,患者也可先向其索赔,销售者赔偿后,若责任属于生产者等其他方,销售者有权向他们追偿。
第三,医疗机构。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患者索赔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索赔对象,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医疗事故的赔偿数额是怎么确定的
医疗事故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医疗事故等级: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损害程度不同,赔偿数额也有差异。等级越高,通常意味着损害越严重,赔偿数额相应也会较高。
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若医疗机构负全部责任,需承担全部赔偿;若为主要、次要或轻微责任,赔偿数额会按相应比例确定。
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考虑患者原有疾病对损害后果的影响,合理界定医疗机构的赔偿范围。
具体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计算方式各有规定,如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误工费根据患者的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确定。总之,医疗事故赔偿数额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准确计算。
三、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四个方面:
第一,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存在违法行为。这要求其行为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比如,医生未严格遵循手术操作流程进行手术。
第二,必须有损害事实。即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受到侵害,出现了不良后果。损害包括身体损害、精神损害以及财产损失等。像患者因医疗行为导致身体残疾、额外支出医疗费用等。
第三,医疗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患者的损害是由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造成的。不过在医疗损害案件中,因果关系的判断较为复杂,可能需要专业的鉴定。
第四,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医疗损害中多为过失,即医务人员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要件,医疗机构才需承担医疗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因医疗器械缺陷受损害患者可以向哪些人索赔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