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处理规定是怎样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处理规定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处理遵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规定。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医患双方可自行协商解决,达成一致后制作协议书。若协商不成,当事人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当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负责组织的医学会进行。专家鉴定组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鉴定。
对于医疗事故赔偿,应考虑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等因素确定赔偿数额。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等。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
二、造谣医院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造谣医院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从不同角度阐述:
-民事责任方面:医院可要求造谣者承担民事侵权责任。造谣行为损害了医院名誉权,医院有权要求造谣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因名誉受损导致的经济损失,如因声誉下降造成的患者流失等损失。
-治安管理处罚方面:若造谣行为情节较轻,未构成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对造谣者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方面:若造谣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达到犯罪标准,可能构成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医院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追究造谣者刑事责任。
医院在遭遇此类情况时,应及时收集、固定相关证据,如造谣言论的截图、视频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点滴后静脉炎是医疗事故吗
点滴后出现静脉炎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需依据具体情况判定。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若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规范,如正确选择血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控制药物滴注速度等,点滴后静脉炎的发生可能是因药物本身刺激性、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等难以完全避免的因素导致,这种情况通常不属于医疗事故。
然而,若存在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像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导致感染,或者选择血管不合理、药物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等违反诊疗护理规范的行为,进而引发静脉炎,且给患者造成明显人身损害,那么有可能被认定为医疗事故。
要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需进行专业鉴定,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依照相关标准和程序来判定。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处理规定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