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怎样认定医疗行为损害事故》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怎样认定医疗行为损害事故

认定医疗行为损害事故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首先,医疗行为存在违法违规性。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是认定医疗事故的重要前提。

其次,要有损害结果。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出现了人身损害事实,如身体损伤、残疾、死亡等,这种损害结果是客观存在且能通过相关医学检查、鉴定予以确定的。

再者,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患者的损害结果是由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导致的。判断因果关系需专业医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必要时要借助医疗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

最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失。这种过失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才能认定为医疗行为损害事故。对于医疗事故的认定,通常需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以确保鉴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新生儿脑缺氧是医疗事故吗

新生儿脑缺氧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判断新生儿脑缺氧是否为医疗事故,关键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无过错行为,以及该行为与脑缺氧后果间有无因果关系。以下情形可能构成医疗事故:一是在分娩过程中,医务人员操作不当,如使用产钳不当、处理难产不及时,导致新生儿脑部缺氧;二是对孕妇孕期检查不全面,未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胎儿氧气供应的因素;三是分娩时对新生儿监护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但并非所有新生儿脑缺氧都属医疗事故。若因孕妇自身疾病、胎儿先天发育异常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因素导致,一般不认定为医疗事故。

要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需经专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三、献血浆出现医疗事故怎么办

献血浆出现医疗事故,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第一,及时固定证据。要求献血浆机构提供献血浆过程的相关记录,如献血浆者的健康检查报告、血浆采集操作记录等,同时保存好在献血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相关证据,像病历、诊断证明、检验报告等。

第二,与献血浆机构协商。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该机构提出索赔要求,明确指出医疗事故的情况和造成的损害,并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如赔偿损失、承担后续治疗费用等。

第三,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若与机构协商不成,可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其委托专门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

第四,寻求法律途径。若鉴定结果表明属于医疗事故,但机构仍不承担责任,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怎样认定医疗行为损害事故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