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如果是医疗事故怎么去鉴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如果是医疗事故怎么去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医患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委托鉴定。若无法协商一致,患者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对需进行鉴定的,会移交医学会组织鉴定。

其次,选择鉴定机构。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然后,提交材料。医患双方需按要求提交鉴定所需材料,如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最后,参加鉴定会。医患双方在鉴定会上陈述各自观点,接受专家询问。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进行鉴定,作出鉴定结论。

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谁制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并非由某一方单独制定。

在我国,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医学会会建立专家库,这些专家需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

此外,医患双方在鉴定过程中也需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配合鉴定工作开展。整个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进行,并非某一方制定,而是遵循规范流程来保障鉴定的科学性、公正性。

三、医疗事故走司法程序要多久

医疗事故走司法程序所需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来说,若走民事诉讼程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通常需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则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若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审限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般需自受理之日起一定时间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

此外,若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程序一般需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所以,整个医疗事故司法程序可能从几个月到一年甚至更久,具体取决于案件复杂程度、鉴定时间、是否上诉等多种因素。

以上是关于如果是医疗事故怎么去鉴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