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什么叫做非医疗事故行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什么叫做非医疗事故行为

非医疗事故行为指的是在医疗活动中,虽存在医疗行为,但不符合医疗事故构成要件的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比如突发心脏骤停患者,医生在紧急实施心肺复苏时造成患者肋骨骨折,这属于为挽救生命采取的必要手段,不构成医疗事故。

其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例如患者对某种极为罕见的药物成分过敏,在医生按常规用药且进行了必要的常规检查后仍发生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也不认定为医疗事故。

其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医学存在局限性,某些疾病的发展、转归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完全掌控,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不属于医疗事故。

其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医院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范进行,因血液制品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患者感染,不属于医疗事故。

其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如患者不遵医嘱,私自停药等导致病情恶化,不应认定为医疗事故。

其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如自然灾害等导致医疗过程中断,引发不良后果。

二、什么叫重大医疗事故责任

重大医疗事故责任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达到重大程度而应承担的责任。

其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依据《民法典》,医疗机构要对患者遭受的损害进行赔偿,赔偿项目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

行政责任上,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可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刑事责任方面,若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依据《刑法》构成医疗事故罪,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大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需专业机构鉴定,以明确责任主体和程度。

三、什么可以判定为医疗事故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判定医疗事故需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主体为合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即该机构有合法执业许可,人员具备相应从业资格。

第二,行为违法性。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第三,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医护人员存在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主观过错,且该过错导致患者人身出现损害后果。若仅存在过失但无损害后果,或有损害后果却无过失,都不构成医疗事故。

第四,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后果是由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直接引起的。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才能判定为医疗事故。在实际认定中,需通过专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等程序来确定。

以上是关于什么叫做非医疗事故行为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