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是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是哪些
医疗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主要有以下两类:
1.医疗机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由医疗机构承担。因为医务人员是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其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造成医疗事故,属于职务行为。比如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导致患者受损,这是在履行医疗机构赋予的职责,所以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后,可根据内部规定,对有重大过失的医务人员进行追偿。
2.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医务人员:一般情况下,医务人员的职务行为由医疗机构担责,但如果医务人员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严重违反医疗规范导致事故发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要与医疗机构一起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判断。
总之,医疗事故赔偿通常以医疗机构担责为主,特殊情况下相关医务人员也可能担责。
二、医疗事故鉴定后怎样得到赔偿呢
医疗事故鉴定后获取赔偿,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确定赔偿主体。通常为造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若医护人员存在重大过错,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后可能向其追偿,但患者索赔对象是医疗机构。
其次,明确赔偿项目与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赔偿项目涵盖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标准依患者实际损害程度、当地经济水平等确定。如医疗费按实际发生费用计算,误工费依患者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而定。
然后,与医疗机构协商赔偿。患者或其家属可凭借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与医疗机构就赔偿数额、支付方式等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赔偿协议。
若协商不成,患者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时,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医疗事故鉴定书、病历、费用清单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医生自己遇到医疗事故怎么赔偿
医生自己遇到医疗事故,赔偿流程和普通患者一致。
首先是医疗事故的认定。可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机构报告或患者申请后,对需要鉴定的也会移交医学会鉴定。经过调查分析,明确事故等级、性质等。
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具体赔偿金额根据事故等级、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确定。
赔偿方式可由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签订协议书。若协商不成,当事人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调解时,卫生行政部门会遵循双方自愿原则进行。进入诉讼程序后,法院将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医生作为患者,在整个过程中,需收集好相关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是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