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怎么走流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怎么走流程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如下:
第一,申请。医患双方均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需详细阐明事实经过、理由及具体请求等内容。
第二,受理。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受理条件。若符合,予以受理;不符合则说明理由。
第三,抽取鉴定专家。鉴定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医患双方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
第四,鉴定会。鉴定组会认真审查双方提交的材料,听取双方陈述及答辩并进行核实。之后,专家鉴定组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通过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
第五,出具鉴定书。鉴定结论作出后,医学会会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内容包括双方基本情况、鉴定过程、对鉴定过程的说明、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及责任程度等。
第六,再次鉴定。若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二、新生儿颅内血肿是医疗事故吗
新生儿颅内血肿是否为医疗事故,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判断新生儿颅内血肿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可从以下方面考量:
其一,要看诊疗过程。若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符合规范,比如助产方式正确、产程处理得当,新生儿颅内血肿可能是分娩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若存在操作失误,如产钳使用不当、胎头吸引器负压过大等导致新生儿颅内血肿,则可能构成医疗事故。
其二,需进行因果关系鉴定。要确定新生儿颅内血肿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若虽有一定医疗过失,但该过失并非导致颅内血肿的直接原因,也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因此,不能简单判定新生儿颅内血肿就是医疗事故,需通过专业鉴定机构对诊疗行为、因果关系等进行全面评估后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三、医疗事故药师担责吗怎么赔偿
医疗事故中,药师是否担责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药师在工作中存在过错,如发错药、未正确指导用药等,且该过错与患者损害后果有直接因果关系,药师要承担相应责任。若药师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无违规行为,通常无需担责。
一旦确定药师担责,赔偿方式如下:
1.协商赔偿:医患双方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依据患者实际损失、伤害程度等达成赔偿协议。
2.行政调解:双方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医疗事故等级、患者损害后果等确定赔偿数额。
3.民事诉讼:若协商、调解不成,患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赔偿项目一般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具体赔偿标准和数额需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确定。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怎么走流程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