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鉴定需要看病人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鉴定需要看病人吗

医疗鉴定通常需要查看病人。

在医疗鉴定过程中,查看病人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病人的身体状况、症状表现、恢复情况等信息,对于鉴定人员准确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医疗损害与诊疗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具有关键作用。

首先,通过直接观察病人,鉴定人员可以直观了解病人目前的体征,如身体机能的恢复程度、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其次,与病人沟通交流,能获取其主观感受,包括疼痛程度、不适症状的变化等,这些信息是病历资料难以完全体现的。

不过,并非所有情况都必须查看病人。若医疗纠纷主要围绕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诊疗流程的合规性等方面,且现有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足以支撑鉴定,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不进行病人查看。但总体而言,查看病人能使医疗鉴定更全面、准确,大多数医疗鉴定程序中都会安排对病人的查看环节。

二、医疗鉴定包括哪些内容

医疗鉴定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医疗行为评估: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行为进行判断。例如,医生是否严格遵循手术操作流程,护士给药剂量是否准确等。

2. 因果关系分析:确定医疗行为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判断损害后果是由医疗行为直接导致,还是其他因素(如患者自身疾病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3. 损害后果评定:对患者因医疗行为所遭受的损害后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损伤程度、功能障碍情况、是否构成伤残及伤残等级等。比如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是否遗留肢体活动受限等。

4. 医疗过错责任程度划分: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损害中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这有助于确定赔偿比例。

5. 诊疗护理建议:根据鉴定情况,对患者后续的诊疗护理提出合理建议,以促进患者康复或改善其健康状况。

医疗鉴定内容较为复杂,旨在通过专业的分析和判断,为医疗纠纷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三、医疗鉴定是怎么鉴定的

医疗鉴定一般有两种,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流程有所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流程如下:医患双方共同委托或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由医学会受理。医学会会抽取专家组成鉴定专家组,一般不少于 3 人且为单数。鉴定专家组会听取双方陈述、调查核实情况,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最终作出鉴定结论。

医疗损害鉴定通常由法院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患者和医疗机构需按要求提交病历等相关材料。司法鉴定机构受理后,安排鉴定人员进行鉴定。鉴定过程包括对病历资料的审查、必要时组织医患双方听证、对患者进行医学检查等。鉴定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综合判断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原因力大小等,最后出具鉴定意见书。

以上是关于医疗鉴定需要看病人吗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