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鉴定什么部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鉴定什么部门
医疗事故鉴定主要由两类部门负责。
其一,是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交由这些医学会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这一级别的鉴定能在基层层面解决大部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问题,凭借其专业能力和对当地医疗情况的了解,进行初步的判断和评估。
其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若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可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规定期限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此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其鉴定权威性更高,能对一些复杂、有争议的医疗事故进行更深入、准确的鉴定,以保障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此外,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二、医疗事故举报多久受理
医疗事故举报受理时间有相关规定。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 10 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若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 1 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且申请材料齐全,卫生行政部门通常会在规定的 10 日内完成受理审查工作。不过,要是举报时材料不完整,卫生行政部门可能会要求补充材料,这会使受理时间相应延长,需补充材料的时间不计入审查期限。
所以,正常情况下 10 日可确定是否受理,但因材料补充等特殊情况,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医疗事故具有违法性吗
医疗事故通常具有违法性。
违法性是医疗事故的重要特征之一。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有一系列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当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未遵守这些规定,就构成了违法。
例如,医务人员在手术前未按照规范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导致手术中出现严重失误,这违反了诊疗护理规范。又如,医疗机构使用无资质的药品或医疗器械,违反了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的相关法规。
这种违法性与患者人身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若只是违反规定,但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则不构成医疗事故。所以,违法性是判定医疗事故的关键要素之一。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鉴定什么部门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