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行政赔偿两审是终审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行政赔偿两审是终审吗

是的,我国确实执行二审终审制,对于不服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决的当事人不能再次提起上诉。

两审终审制,乃是指一件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便宣告结案的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和审理上诉案件时,需自收到上诉状之日起的三个月之内做出终审裁决。

若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须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而高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如有需要延长的情形,则必须获得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准方可进行。

二、法院终审判完对方不执行怎么处理

当法院终审判决后对方不执行,可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一是申请强制执行。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胜诉方可以向作出终审判决的法院或与该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材料,法院会依法采取执行措施。

二是法院可采取多种执行手段。例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若被执行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还可对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不良信用等措施。

三是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胜诉方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促使对方履行判决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法院终审判决有效吗

法院的终审判决通常是有效的。终审判决是经过法定程序作出的具有终局性的裁判结果,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它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判决所确定的义务。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从法律层面来看,终审判决体现了司法的权威性和终局性,它代表着法律的适用和司法的公正裁决。在司法体系中,经过上诉等法定程序后,终审判决处于最终的确定状态,不能再被轻易推翻或更改。除非存在法定的再审事由,且经过法定的再审程序,才可能对终审判决进行再审。

总之,一般情况下,法院的终审判决是有效的,当事人应当尊重和遵守法律的这一规定。

以上是关于行政赔偿两审是终审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