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怎么定性酒驾的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怎么定性酒驾的标准

酒驾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二者认定标准不同。

饮酒驾驶的标准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当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处于这一区间,表明其摄入了一定量酒精,神经系统和反应能力会受到影响,驾驶机动车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认定为饮酒驾驶。

醉酒驾驶的标准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此时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较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判断力大幅下降,严重影响驾驶安全。

在实际执法中,交警通常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初步检测驾驶员是否酒驾。若检测结果达到或超过酒驾标准,会进一步进行血液酒精含量检测,以血液检测结果作为最终判定依据。酒驾不仅危害公共安全,还会面临法律制裁,包括罚款、暂扣或吊销驾驶证、拘留等处罚,醉酒驾驶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怎么定性为肇事逃逸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可定性为肇事逃逸:

第一,明知发生交通事故,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这表明当事人主观上有逃避责任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离开现场的行为。

第二,当事人自认无责任,驾车驶离。即便当事人自认为无责,但在未确定责任划分时就离开,也可能被认定为逃逸。

第三,有酒驾、无证驾驶嫌疑,报案后却不候处理,弃车离开后又返回。这种行为反映出其最初有逃避可能法律处罚的意图。

第四,送伤者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送伤者就医虽是积极行为,但不报案并无故离开,使得事故处理无法正常进行。

第五,送伤者就医,留下假信息后离开。提供虚假信息是逃避后续责任的表现。

第六,接受调查期间逃匿。这体现其不愿配合处理事故,逃避法律追究。

第七,离开现场且否认事故,但有证据表明应知情。即使当事人否认知道事故,然而有证据能证明其知情,仍可认定逃逸。

第八,协商未达成一致或赔偿不足,未留真实信息且强行离开。这种不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的行为也属于肇事逃逸。

三、怎么告对方肇事逃逸

若要告对方肇事逃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及时报警: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向警方详细描述肇事车辆的特征、逃逸方向等信息。

2. 收集证据:尽可能收集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如现场照片、视频,记录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车辆损坏情况、人员受伤情况等;寻找现场目击证人,获取他们的联系方式和证言。

3. 就医检查:如果有人受伤,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并保留好相关的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用票据等,以便后续索赔。

4. 配合调查: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如实提供所知信息。警方会对事故展开调查,锁定逃逸者。

5. 提出控告:在警方查获逃逸者后,根据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可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逃逸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车辆维修费用、医疗费用、误工费等;若逃逸行为构成犯罪,警方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循法律程序,确保控告的有效性。

以上是关于怎么定性酒驾的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