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讯问完的人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讯问完的人怎么处理
针对审讯完毕者的处理方式,需视案情及嫌犯身份而定。
详述如下:若当事人涉嫌犯罪且已转交司法机构审理,可能面临管制、拘役甚至有期徒刑等法律惩处,在此情况下,其留置期间可折抵刑期,例如,留置一天相当于管制两天或拘役、有期徒刑各一天;如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在看守所或来自特定政府部门,审讯结束后须移交给相关部门;若被审讯者在此24小时内未遭警方申请逮捕,则可获释。
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应被要求核对并签署或按指纹确认讯问笔录,以保证笔录准确无误,若嫌疑人拒绝签字或按指纹,侦查人员应在笔录上予以注明。
同时,为保留证据,可对审讯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二、讯问室犯罪人怎么判
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审问工作,应由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承担。
在实施审问过程中,侦查人员的人数不得低于两人。
当犯罪嫌疑人被送往看守所羁押之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审问时,必须在看守所内部进行。
若在24小时内未被批准逮捕,则将予以释放。
若在执行刑拘后立即进行审问,且犯罪嫌疑人无作案嫌疑,则可在短期内获得释放;但如犯罪嫌疑人存在作案嫌疑,则需在三天内向检察机关申请审查批准逮捕,由检察机关在七日之内作出决策,因此正常情况下,刑拘期限通常为1至14日,特殊情况下最多可延长至37日。
三、讯问必须在立案之后吗
讯问不一定必须在立案之后。通常情况下,在案件进入立案程序后进行讯问是较为常见的做法,因为立案意味着有初步的线索和依据表明可能存在违法犯罪行为,此时进行讯问有助于进一步查明事实、获取证据。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使尚未立案,根据法律规定的紧急情形或侦查需要,也可以进行讯问。比如,发现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为了及时制止犯罪、固定证据等,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进行讯问。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在立案前的讯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以确保讯问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如果在立案前进行讯问不符合法律规定,所获取的证据可能会被排除在诉讼程序之外。
总之,一般是在立案之后进行讯问,但在特定紧急或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立案前进行讯问,但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以上是关于讯问完的人怎么处理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