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帮信罪涉案的银行卡都会被冻结吗怎么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帮信罪涉案的银行卡都会被冻结吗怎么办
公安部门在进行案件侦破工作期间,有权利对涉嫌参与犯罪活动的相关银行账户进行冻结,这其中也包括了涉案的银行卡片。
当您的银行卡不幸被冻结时,请务必理解且积极配合公安部门的调查工作,尽可能地提供相关的证据来证明资金来源的合法性或者解释清楚该笔资金与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倘若您的银行卡确实牵扯到违法犯罪行为,那么您应该主动采取措施,如退回赃款、赔偿损失等,以期获得法律上的从轻处罚。
若是由于误解而导致银行卡被错误冻结,您可以向公安部门提出申诉,同时提供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资金的合法来源,从而尽快解除冻结状态。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的提示性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帮信罪积极退赃退赔怎么处理
在处置涉及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案件中,若有涉案人员主动退还赃款并赔偿损失,首要任务便是明确此种犯罪行为的具体性质及其严重程度。
接下来,应依据我国现行《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对犯罪嫌疑人展开全面深入的审查起诉工作。
在此过程中,需充分权衡犯罪嫌疑人的悔过之情以及其所采取的退赃退赔措施等多方面因素,依照法定程序作出是否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决策。
还需要加强与受害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意愿和实际需求,确保赔偿款项能够及时足额地支付到位,从而切实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那些积极配合调查工作、主动退还赃款并赔偿损失的犯罪嫌疑人,可依法适用缓刑、拘役等相对较为轻微的刑罚,以此彰显出法律所倡导的宽大与严厉并重的原则。
三、帮信罪判刑标准检察院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7条之二的明文规定,“帮信罪”即被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该法律定义指出,当行为人明知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行为时,却依然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多种高科技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协助服务,那么这种行为就构成了帮信罪。
在量刑标准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规定,针对帮信罪的惩治力度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对于情节较为严重者,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并处或单独处罚金;而对于情节特别恶劣者,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严厉惩罚。
具体的判决结果还将充分考虑到犯罪的实际情况、性质、情节及其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多重因素。
四、电诈帮信罪立案标准
于具体犯罪案件而言,在犯罪分子明知他人正在进行电信诈骗犯罪时,仍然为其提供援助,诸如资金、技术乃至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支援。
若此类电信诈骗活动导致受害者蒙受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涉及诸如主谋、惯犯及有组织的诈骗活动等严重情节,则电信诈骗协助行为将对社会秩序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甚至对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负面效应。
在此类情形之下,倘若协助行为已经达到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定罪标准,那么检察机关有权依据法律法规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对相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五、帮信罪别人被骗了要怎么处理
我们应当立即将潜在的风险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知会至受害者本人,并强烈建议其迅速采取行动向相关部门报案。
同时,身为事件知情者或者是当事人的协助方,您亦有责任积极方面对执法机关,披露您所掌握的所有相关信息及证据资料,尽全力支持配合对此类犯罪行为进行深入调查与严肃惩治。
深思熟虑自身的行为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要认识到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任何一次转发和分享信息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演变成他们犯罪的工具。
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加强网络安全常识,防止日后再次陷入类似的困境显得尤为关键。
最后,我们呼吁受害者勇敢地寻求法律援助,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提高网络风险防范意识,携手共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