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罪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罪立案标准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及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其一,使生产遭受损失二万元以上的。即因使用伪劣农药,导致农作物等生产活动在产量、质量等方面出现损失,经评估达到二万元及以上的情况。

其二,其他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实践中,可能包括因伪劣农药致使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影响后续生产,或者使特定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受到重大影响等情况。

在认定该罪时,需要注意主观方面,行为人通常是明知生产、销售的是伪劣农药,仍然予以生产、销售。客观方面要有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的行为,并且造成了法定的危害后果。对于该罪的立案追诉,相关部门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包括伪劣农药的成分、性质、销售金额、造成的实际损失等,以准确认定是否构成犯罪。

二、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罪的量刑标准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罪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犯罪行为对生产造成的损失及其他情节严重程度来判定,具体如下:

1. 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一般指因使用伪劣农药,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等,损失金额在2万元以上。

2. 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通常是损失金额在10万元以上。

3. 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一般指损失金额在50万元以上。

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此外,具体量刑时还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手段、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

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认定

故意犯本罪,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构成要件:

1.主观心态为故意且具非法盈利目的;

2.行为人为在制造或销售环节内故意制作/掺杂伪劣商品;

3.其行为违反了国家产品质量管理规定并导致销售额达到五万元以上;

4.犯罪主体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公司企业等组织机构,主要涉及生产与销售环节的从业人员。

该罪名侵害了国家有关普通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制度。

以上是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罪立案标准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