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刑事一审二审再审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刑事一审二审再审的区别
刑事一审、二审与再审存在多方面区别:
-程序启动原因:一审基于公诉机关提起公诉或自诉人提起自诉启动,旨在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初次审理。二审是当事人对一审裁判不服,在法定期限内上诉,或检察院认为一审裁判确有错误而抗诉引发,目的是审查一审裁判是否正确。再审则是针对已生效裁判,因发现新证据、原裁判适用法律错误等法定情形,由法院、检察院依职权或当事人申诉而启动,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生效裁判。
-审理对象:一审全面审查案件事实与证据,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及应处刑罚。二审重点审查一审裁判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诉讼程序上是否正确。再审针对生效裁判,审查是否存在足以推翻原判的错误。
-审理范围:一审审理范围取决于起诉指控内容。二审通常在上诉、抗诉范围内审理,但必要时可全面审查。再审则根据启动再审的具体理由和情形确定审理范围。
-裁判效力:一审裁判在上诉、抗诉期内未上诉、抗诉则生效。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一经作出即生效。再审裁判根据不同情况,可能维持原判、改判或发回重审等。
二、坐过牢算民事还是刑事
坐牢意味着受到了刑事处罚,属于刑事范畴。
刑事处罚是指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当一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触犯刑法规定,经法院依法审判认定有罪后,就可能会被判处相应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主刑,以及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在监狱执行刑罚的情况,就是通常所说的“坐牢”。
而民事范畴主要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纠纷,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常见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等,一般不会导致坐牢的结果。所以,坐过牢是因刑事犯罪被依法惩处的体现,属于刑事方面。
三、刑事销赃立案标准
刑事销赃在法律上通常指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其立案标准如下:
首先,从数额方面来看,一般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予以立案追诉。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具体数额标准可能存在差异。
其次,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即使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也应立案。例如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该行为的;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等情况。司法实践中,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具体事实和证据判断是否达到立案标准。
以上是关于刑事一审二审再审的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