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我国的聋哑人可以监视居住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我国的聋哑人可以监视居住吗

关于聋哑人士能否适用监视居住措施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他们自身是否满足适用该措施所需具备的条件。

参照相关法律规定,此类行为的强制执行措施一般由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等权力机构加以裁定。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若犯罪嫌疑人属于盲人、聋哑人士,或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自我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那么他们有可能会被施以监视居住的措施。

另外,聋哑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遭遇一些特殊困境,例如家庭与社会的关爱与照料匮乏,以及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不足等等。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他们在法律程序中的表现及处理方式产生影响。

因此,在考虑对聋哑人士实施监视居住措施时,必须充分顾及到他们的特殊需求和状况,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以切实维护。

尽管聋哑人士在符合特定条件的前提下,可以被施以监视居住措施,但是这需要有权限的决策机构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谨慎评估,同时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任何侵犯。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七十七条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二、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多久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均可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但最长时间不超过12个月;至于监视居住的期限,则不得超出6个月之限。

其中,取保候审,乃国家司法系统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刑事案件圆满完成司法程序,依法对被控告的刑事案件当事人予以保护,确保其在案件调查、起诉和审判期间能够获得必要保障且不自行隐匿或逃逸,而采取的一项重要刑事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