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检察院对于有哪些情形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监视居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检察院对于有哪些情形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监视居住
根据法律规定,检察院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监视居住:
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如患有严重心脏病、癌症晚期等,无法正常生活和自理,出于人道主义及保障其基本权益考虑,可监视居住。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这是为了保障胎儿或婴儿的健康成长,避免对孕妇或哺乳期妇女采取羁押措施影响其及婴儿权益。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如果犯罪嫌疑人是生活不能自理者如老人、小孩、残疾人等的唯一依靠,为保障被扶养人的生活,可监视居住。
4.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例如案件侦查需要犯罪嫌疑人配合提供一些特定线索或证据,监视居住能更有利于案件办理。
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避免超期羁押,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
此外,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也可以监视居住。
二、监视居住期间又犯新罪应该怎么办
监视居住期间又犯新罪,应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一方面,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予以逮捕。在监视居住期间又犯新罪,属于严重违反规定的情形,通常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逮捕措施,以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对于新犯的罪行,司法机关会依法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新罪与之前涉嫌的犯罪会一并进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数罪并罚。数罪并罚是指对犯两个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一定原则判决宣告执行的刑罚。
此外,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监视居住期间又犯新罪,反映出其社会危险性较大,在量刑时可能会从重处罚。
三、被监视居住还会判刑吗
被监视居住后仍有可能被判刑。监视居住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并非最终的刑事处罚。
监视居住的适用通常是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一定情形,如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司法机关决定对其采取监视居住措施,不代表其无罪或不会被判刑。
是否判刑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如果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有充分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且其行为符合相应罪名的构成要件,法院会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量刑。
相反,若在后续诉讼过程中,发现证据不足,无法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存在其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就不会被判刑。
所以,被监视居住只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环节,与最终是否判刑没有必然联系,关键在于案件的事实和证据。
以上是关于检察院对于有哪些情形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监视居住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