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醉驾没有造成后果的怎么样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醉驾没有造成后果的怎么样处理

醉驾即便未造成后果,也会受到法律制裁。在刑事方面,根据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即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

在行政处罚方面,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若驾驶的是营运机动车,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后,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此外,公职人员、党员等身份的人因醉驾被判刑,还会面临党纪政务处分,可能会被开除公职等。即使醉驾未造成实际后果,其行为本身对公共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法律依然会给予相应惩处。

二、醉驾是指血液中酒精含量是多少

在我国,醉驾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驾驶行为。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当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时,即认定为醉酒驾驶机动车。

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刑事犯罪行为。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在一定期限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若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处罚更为严厉,吊销驾驶证后,重新取得驾驶证的限制时间更长,且不得再驾驶营运机动车。总之,血液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是判定醉驾的关键标准。

三、醉驾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坐牢吗

醉驾取保候审后仍可能被判刑坐牢。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非终结性处理,不意味着案件结束或嫌疑人无罪。

根据法律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若经法院审理认定嫌疑人醉驾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会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判决。

具体是否会判刑坐牢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一,血液酒精含量是关键因素。若含量远超标准,被判刑坐牢几率较大;若刚达到标准,情节相对较轻,可能量刑会轻。其二,有无造成交通事故及事故严重程度也会影响判决。造成严重事故、致人重伤或重大财产损失,可能以交通肇事罪等更严重罪名定罪处罚,判刑坐牢可能性及刑罚会更重;未造成事故或仅轻微事故,量刑可能会考虑从轻。其三,嫌疑人归案后的表现,如是否如实供述、有无悔罪表现等,也会在量刑时考量。

所以,醉驾取保候审后有被判刑坐牢可能,最终结果需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和法院判决确定。

以上是关于醉驾没有造成后果的怎么样处理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