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醉驾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醉驾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醉驾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只要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就属于醉酒驾驶。

对于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此外,醉酒驾驶机动车还会面临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且在一定期限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若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限制重新取得驾驶证的期限更长,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所以,醉驾不仅危害公共安全,还会让驾驶者面临刑事和行政双重处罚。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勿酒后驾车。

二、醉驾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醉驾事故责任划分需依据多方面因素,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定。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依据主要是当事人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严重程度。醉驾本身属严重违法行为,但并非意味着醉驾者承担全部责任。

若事故中仅一方存在醉驾行为,且该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醉驾者通常承担全部责任。例如,醉驾者追尾正常行驶车辆,一般认定醉驾者负全责。

若双方都有过错,会根据各自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严重程度划分责任。如一方醉驾,另一方存在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交警会综合判断双方过错大小,可能划分主次责任。

若事故由第三方原因导致,如道路设施故障等,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方责任。此时醉驾者虽有醉驾行为,但不一定承担主要责任。

在实践中,交警会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确定事故原因和各方责任,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当事人对认定书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核。

三、醉驾无事故初次怎么判

醉驾无事故初次的判决,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主要如下:

根据《刑法》,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司法审判时,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量刑。血液酒精含量是重要考量,含量越高处罚可能越重。此外,驾驶的机动车类型、行驶的道路状况、驾驶时间等情节也会纳入考虑。如果在车流量大的路段醉驾,处罚可能相对更重。

初次醉驾且无事故属于从轻处罚情节。若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宣告缓刑。

罚金数额由法院根据犯罪情节决定。通常结合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

总之,醉驾无事故初次虽情节相对较轻,但仍构成犯罪,会面临刑事处罚。为了自身和他人安全,切勿酒后驾车。

以上是关于醉驾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