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徒役和拘役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徒役和拘役有什么区别

徒役并非规范法律术语,推测你想问的是徒刑和拘役的区别,它们存在以下差异:

-适用对象:徒刑包括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主要适用于罪行较重的犯罪分子;拘役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

-执行场所: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在拘役所执行。

-期限不同:有期徒刑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二十五年;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一年。

-待遇不同:执行徒刑期间,凡有劳动能力的犯罪分子都需参加劳动;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回家一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酌量发给报酬。

-法律后果不同:被判处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五年内再犯一定之罪的,可能构成累犯;拘役刑执行完毕后再犯罪,一般不构成累犯。

二、拘役手机放家里可以吗

被判处拘役后,手机通常要放在家里。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拘役执行期间,罪犯的人身自由受到严格限制,需在拘役所、看守所等监管场所内服刑。

监管场所为保障管理秩序和安全,不允许罪犯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在罪犯入所时,包括手机在内的非生活必需品会被统一登记保管,待其刑满释放时返还。所以,罪犯在被拘役前,应将手机放置在家中或交由家属保管。

此外,在拘役期间,罪犯按规定每月可回家一至两天,若需要与外界联系,可通过监管场所规定的方式,如使用监管场所的固定电话等。

三、如果判处拘役怎么处理

被判处拘役后,需按以下流程处理:

首先,罪犯会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通常是在拘役所、看守所等场所服刑。在服刑期间,罪犯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酌量发给报酬。

其次,要遵守服刑场所的规定。罪犯需遵循监管场所的作息时间、纪律要求等,配合监管人员的管理。

再者,关于刑期计算。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另外,在拘役执行期间,罪犯有申请减刑的机会。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可依法减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最后,服刑期满,执行机关会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罪犯回归社会后,需遵守相关规定,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以上是关于徒役和拘役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