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被判刑了罚金不交会成失信执行人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被判刑了罚金不交会成失信执行人吗
被判刑后罚金不交,可能会成为失信执行人。
根据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中就包括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况。刑事判决中的罚金属于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如果罪犯有能力缴纳罚金却拒不缴纳,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在强制执行过程中,若其仍不配合,符合相关条件,法院会把该罪犯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不过,如果罪犯确实没有能力缴纳罚金,如实向法院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经法院查证属实后,一般不会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但需注意,即便暂时无能力缴纳,等其有财产可供执行时,法院依然会追缴罚金。
所以,被判刑后若有能力交罚金却不交,是极有可能成为失信执行人的。
二、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失信被执行人
查询自己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访问该网站,在“综合查询被执行人”一栏,输入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点击查询。若有相关失信信息,会在此网站显示。
第二,人民法院公告网。可以在该网站的搜索栏中,输入自己的相关信息,查询是否有涉及自己的失信执行公告。
第三,到法院查询。本人可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前往相关法院的执行部门,申请查询自己是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工作人员会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查询并告知结果。
第四,部分银行或金融机构在进行信贷审批时,也会查询个人的失信情况。如果在申请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时,被以存在失信记录为由拒绝,那么可能是失信被执行人。
通过以上途径,能够较为准确地知道自己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若发现被误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应及时与相关法院联系,说明情况并申请纠正。
三、微信被法院冻结是不是就是失信了
微信被法院冻结并不等同于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法院冻结微信账户,通常是在诉讼保全或执行阶段采取的一种执行措施。在诉讼过程中,原告为防止被告转移财产,可申请财产保全,法院会根据申请对被告名下包括微信账户在内的财产进行冻结;在执行阶段,若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也会对其名下财产进行查控和冻结。
而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中规定情形的被执行人,如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等。法院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行信用惩戒。
所以,微信被冻结只是一种财产控制手段,不能直接认定为失信。只有当被执行人符合法定的失信情形并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单时,才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以上是关于被判刑了罚金不交会成失信执行人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