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污染环境侵权责任主体是指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污染环境侵权责任主体是指哪些

污染环境侵权责任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污染者。直接排放污染物导致环境污染并造成他人损害的单位或个人,需承担侵权责任。即便多个污染者共同实施污染行为,他们也需对损害承担连带责任;若能确定责任大小,则按比例承担责任。

第二,第三人。因第三人过错导致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既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三,所有者、管理者或经营者。对于一些涉及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等特殊污染物的情况,相关的所有者、管理者或经营者需确保其合法、安全地处置。若因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环境污染,他们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第四,生产者、销售者。如果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生产者和销售者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第五,代履行责任人。在一些情况下,责任人不履行治理污染义务时,行政机关可以委托第三人代履行,费用由责任人承担。若代履行过程中仍造成他人损害,责任人仍需承担侵权责任。

二、环境污染罪是不是过失犯罪行为

环境污染罪即污染环境罪,它既可以是故意犯罪,也可以是过失犯罪。

从故意角度来看,部分企业或个人为追求经济利益,明知其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害物质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损害,却依然实施该行为,这属于故意犯罪。例如一些工厂负责人,在知晓未经处理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排放后会污染周边河流,仍私自将废水排入河道,此即为故意的表现。

从过失角度来说,若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的结果,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最终造成环境污染后果的,属于过失犯罪。比如某企业工作人员因操作失误,未按照正确流程处理危险废物,导致有害物质泄漏,污染了周围土壤,其并非主观故意造成污染,而是因疏忽或过于自信引发了环境问题。

所以,不能简单认定环境污染罪就是过失犯罪行为。

三、环境物污染罪中间人怎么处理的

对于环境污染罪中间人,会根据其在犯罪中的具体作用、主观故意等因素来处理。

若中间人明知他人实施环境污染犯罪行为,仍为其提供帮助,比如帮忙联系污染场地、运输污染物品等,构成共同犯罪,以环境污染罪定罪处罚。依据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量刑会有所不同。若起到主要作用,可能按主犯处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为从犯,应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若中间人主观上没有故意,只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促成交易等行为,通常不构成犯罪。因为环境污染罪要求主观方面为故意,无故意则缺乏犯罪构成要件。

司法实践中,判断中间人是否构成犯罪及如何量刑,需结合具体案件证据,包括中间人对交易情况的了解程度、是否获利及获利方式等。

以上是关于污染环境侵权责任主体是指哪些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