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侵犯隐私权怎么判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侵犯隐私权怎么判罚

侵犯隐私权的判罚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民事责任方面

1. 如果侵犯隐私权造成他人精神损害,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例如停止传播他人隐私信息等行为。

2. 要求侵权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比如在侵权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内,发布声明澄清事实等。

3. 赔偿损失。这包括对被侵权人因隐私权被侵犯而遭受的财产损失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会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因素确定。

(二)刑事责任方面

1.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更重的刑罚并处罚金。

2.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侵犯隐私权怎么判定标准

侵犯隐私权的判定标准如下:

首先,存在侵害行为。即通过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对他人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进行不当获取或传播。例如非法闯入他人住宅,私自监听他人谈话等。

其次,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态。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隐私权,仍积极为之;过失则是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侵犯他人隐私,却因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再者,造成损害结果。这种损害主要体现为精神损害,如因隐私被侵犯导致受害人精神痛苦、焦虑、抑郁等,也可能伴随一定的物质损失,如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而支出的合理费用。

最后,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结果是由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引发。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几个方面,才能判定构成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受害人可依法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

三、侵犯隐私权怎么立案

侵犯隐私权要立案需满足一定条件。

(一)侵权行为存在

1. 要有侵犯隐私权的具体行为,例如非法刺探他人私人生活秘密,像偷看他人日记、私自安装摄像头监控他人私密空间等;或者是非法公开他人隐私,包括在网络上传播他人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息等。

(二)损害结果

1. 这种侵权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后果。可能是精神上的损害,如被侵权人遭受极大的精神痛苦、焦虑、恐惧等情绪;也可能是财产上的损害,例如因为隐私被侵犯导致商业机会丧失等。

(三)因果关系

1. 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结果是由侵权行为直接导致的。

(四)侵权人主观过错

1. 侵权人主观上存在过错,可能是故意,如恶意传播他人隐私;也可能是过失,例如在未谨慎核实信息来源的情况下传播了他人隐私信息。

当这些条件满足后,被侵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是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提交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就会立案受理。

以上是关于侵犯隐私权怎么判罚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