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违法被拍是否侵犯肖像权》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违法被拍是否侵犯肖像权

违法被拍通常不构成侵犯肖像权。肖像权的保护以肖像的使用目的是否合法、是否经过权利人同意等因素为考量。

从目的合法性来看,对违法行为的拍摄,多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保障法律的正常实施。比如交警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拍摄、监控设备记录犯罪行为等,这些拍摄是为了执行公务、打击违法犯罪,属于正当、合法的使用,并非以营利或其他不当目的使用他人肖像。

就同意方面,在维护公共秩序和法律权威的场景下,不能要求执法者或记录者事先获得违法者的同意。如果因需要获得同意而无法及时记录违法行为,可能会导致违法者逃脱处罚,破坏法律的公平和权威。

不过,如果拍摄者将拍摄内容用于非法或不当用途,例如将违法照片用于商业广告、恶意传播损害他人名誉等,则可能构成侵犯肖像权。所以,正常的违法拍摄是合法行为,但若拍摄后的使用超出合理界限,就可能侵犯肖像权。

二、14岁侵犯他人肖像权如何判刑

14岁侵犯他人肖像权不会被判刑。肖像权侵权属于民事纠纷,不涉及刑事犯罪,因此不存在判刑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14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这些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使用肖像,撤回公开的肖像使用内容,并可以要求侵权人通过适当方式,如在公开平台发布声明等,为其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若因肖像权被侵犯遭受损失,还能要求赔偿损失。

三、被别人侵犯肖像权怎么起诉

若被别人侵犯肖像权,可按以下步骤起诉:

1.收集证据:保留能证明对方侵犯肖像权的证据,如含有自己肖像的照片、视频,相关网页截图、广告宣传资料等。同时,准备能证明该肖像属于自己的证据,像身份证、生活照等。

2.确定管辖法院:一般是被告住所地或侵权行为地的基层人民法院。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

3.撰写起诉状:写明原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陈述诉讼请求,如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阐述事实与理由,说明肖像权被侵犯的具体情况。

4.提交起诉材料: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供副本,同时提交之前收集的证据材料。

5.缴纳诉讼费用:法院受理案件后,会通知缴纳诉讼费用。需在规定时间内缴纳,否则可能按撤诉处理。

6.参加庭审:按法院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庭审,在庭审中陈述事实、出示证据、进行辩论。

7.等待判决:庭审结束后,等待法院判决。若对判决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上诉。

以上是关于违法被拍是否侵犯肖像权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