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怎么正确理解肖像权》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怎么正确理解肖像权

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正确理解肖像权需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肖像权主体为自然人,法人等不具有肖像权。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其次,肖像权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制作权,即有权决定是否制作以及以何种方式制作自己的肖像。例如,他人未经允许不能擅自为其拍摄照片或制作雕像等。

再次,肖像权人拥有使用权,有权以任何合法方式使用自己的肖像,也可许可他人使用。同时,肖像权人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最后,合理使用情况除外。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等情形,可不经肖像权人同意。

侵害肖像权一般需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了解这些要点,有助于正确理解和维护肖像权。

二、怎么去界定肖像侵权

界定肖像侵权需从以下方面考量:

第一,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使用其肖像。肖像权是自然人享有的权利,他人使用其肖像,需获得本人明确授权或许可。未经同意的使用,就可能构成侵权。比如,商家未经模特同意,将其照片用于广告宣传。

第二,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也可能涉及侵权,但营利使用是常见的侵权情形。这里的营利不限于直接获利,只要使用行为与商业经营相关,旨在获取商业利益,就符合这一条件。像企业在宣传活动中使用明星肖像吸引消费者,提高产品销量。

第三,存在损害后果。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给肖像权人带来了不良影响,如名誉受损、精神痛苦等。例如,恶意丑化、污损他人肖像,使公众对肖像权人产生负面评价。

第四,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即肖像权人的损害后果是由他人使用其肖像的行为直接导致的。若两者无直接关联,则不构成肖像侵权。

判断是否构成肖像侵权,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从多方面进行分析认定。

三、怎么起诉侵犯肖像权

起诉侵犯肖像权,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收集证据。需要收集能证明对方侵犯肖像权的证据,比如带有自己肖像且被不当使用的图片、视频等,以及证明该肖像属于自己的证据,如身份证等能证明身份的文件。

第二,确定管辖法院。通常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第三,撰写起诉状。在起诉状中,需明确原被告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陈述诉讼请求,如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详细阐述事实与理由,说明对方如何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

第四,提交起诉材料。将准备好的起诉状及证据材料一并提交给管辖法院,并按照被告人数提交副本。法院会在收到材料后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第五,参与诉讼。若法院受理,会通知开庭时间。原告需按照法院通知参加庭审,在庭审中陈述事实、出示证据、进行辩论等。最后等待法院判决。如果对判决结果不服,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上诉。

以上是关于怎么正确理解肖像权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