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民法典侵犯肖像权是第几条法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民法典侵犯肖像权是第几条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涉及侵犯肖像权的条文主要在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该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此外,第一千零一十八条对肖像权作出了定义,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这些条文为保护自然人的肖像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当肖像权受到侵犯时,权利人可依据这些法律规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如何向法院起诉网络侵犯肖像权
起诉网络侵犯肖像权,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收集证据。保存侵权的网络页面截图、视频等能证明侵权事实的材料,明确侵权主体,若通过网络平台传播,需获取平台相关信息。
第二,撰写起诉状。在起诉状中要清晰列出原被告信息,阐述诉讼请求,如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并详细说明事实与理由,即侵权行为发生的过程和给自身造成的影响。
第三,确定管辖法院。一般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网络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难以确定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第四,提交起诉材料。将准备好的起诉状及证据材料一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同时按照被告人数提交副本,并缴纳诉讼费用。
第五,参与诉讼。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原告需按时参加庭审,在法庭上陈述事实、出示证据,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肖像权被侵权怎么维护能报警吗
肖像权被侵权,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护权益,一般情况可先不报警。
可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如撤下使用的肖像图片、停止不当传播等,并要求其赔礼道歉。若侵权行为造成损失,还可要求赔偿损失。
协商不成,可收集相关证据,如侵权的照片、视频、网页截图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院会根据具体侵权情节和造成的后果进行判决。
至于报警,通常在肖像权被侵害同时伴随其他违法行为,如用他人肖像进行诈骗、威胁等,导致当事人面临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威胁时,可选择报警。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若单纯是民事肖像权侵权纠纷,报警作用有限,主要还是通过协商和诉讼途径解决。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侵犯肖像权是第几条法律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