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什么行为是侵犯肖像权》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什么行为是侵犯肖像权

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这种使用包括商业和非商业用途。比如商家未经允许,将他人肖像用于产品宣传、广告等商业活动,以获取经济利益;或者个人将他人肖像发布在社交平台用于恶意调侃等非商业用途。

2. 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例如通过PS技术将他人肖像丑化后传播,或者伪造他人肖像进行虚假视频创作并传播。

3. 虽经肖像权人同意使用其肖像,但超出约定的范围、方式和期限使用。比如双方约定肖像仅用于某一特定活动的宣传海报,使用方却将其用于其他商业广告。

4. 恶意侮辱他人肖像。如在公开场合对他人肖像进行焚烧、毁损等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肖像权,也可能伤害到他人的名誉。

公民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当肖像权受到侵犯时,权利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二、如何为侵犯肖像权辩护

为侵犯肖像权案件辩护,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审查是否构成侵权要件:判断是否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若使用已获同意,且未超出约定范围和方式,则不构成侵权。例如,肖像权人书面同意用于特定广告宣传,在该范围内使用即合法。

2. 合理使用抗辩:若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可不承担侵权责任。比如为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为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肖像等。

3. 无营利目的抗辩:侵犯肖像权通常强调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若能证明使用行为无营利目的,如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等,可作为有力抗辩点。

4. 证据问题:审查对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若证据存在瑕疵,如照片来源不合法、无法证明使用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可提出质疑。

5. 损害结果考量:即便存在未经同意使用肖像的行为,但未给肖像权人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如未导致社会评价降低、未造成精神痛苦等,也可作为减轻或免除责任的理由。

三、如何是侵犯他人肖像权

侵犯他人肖像权需满足以下要件:

第一,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这是核心要素,使用他人肖像必须获得本人明确许可,无论以何种方式使用,如制作、使用、公开等,未获同意即可能构成侵权。比如商家擅自用明星照片做广告宣传,未取得明星授权。

第二,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虽司法实践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某些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侵权,但传统上营利使用是常见情形。像企业将他人肖像印在产品包装上销售以获利。

第三,存在使用肖像的行为。使用包括直接展示、复制、传播等。例如网站未经允许发布他人照片,扩大照片传播范围。

不过,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等,不构成侵犯肖像权。若遭遇肖像权被侵犯,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以上是关于什么行为是侵犯肖像权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