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罪》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罪

我国刑法没有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罪这一罪名,与之相关的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下行为可能构成此罪: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这里的出售是指将个人信息卖给他人获利;提供则包括免费给予等多种方式。比如房产中介将客户信息卖给装修公司,从中获利。

2.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如银行工作人员把储户信息卖给贷款公司。

3.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窃取可以是通过技术手段盗取数据库信息等,其他方法包括骗取、胁迫等方式获取。像黑客攻击网站数据库获取用户信息。

判断是否构成此罪,关键看情节是否严重,通常考量信息数量、类型、造成的后果等因素。一般来说,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等情况,属于情节严重。

二、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包括任何隐私信息吗

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并非涵盖任何隐私信息。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但并非所有隐私信息都受法律保护。

从合法角度看,只有合法的隐私信息才在保护范围内。若隐私信息涉及违法犯罪活动,如某人记录的犯罪计划等,这类信息就不受隐私权保护,司法机关有权依法获取和处理。

从公共利益角度,当隐私信息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其保护会受限。例如,公职人员的部分财产、工作经历等隐私信息,因公众有知情权以监督其履行职责,在一定程度上需公开。

从他人权利角度,若隐私信息的保护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也不能被过度保护。比如某人的隐私信息是通过侵犯他人著作权等方式获得,该隐私信息也无法得到全面保护。

所以,隐私权保护范围有边界,要综合考量合法性、公共利益及他人权利等因素。

三、暴露别人隐私判几年

暴露别人隐私的量刑需要依据具体情形判定。一般而言,单纯暴露他人隐私属民事侵权行为,不涉及刑事犯罪,被侵权人可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若暴露隐私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可能触犯刑法。例如,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害他人隐私并造成严重后果,也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犯侮辱罪、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不过,此类犯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以上是关于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罪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