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有过执行案件结案后能不能贷款》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有过执行案件结案后能不能贷款

有过执行案件结案后能否贷款,需结合具体情况判定。

若执行案件顺利结案,如债务已全部履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等,且申请人不存在信用污点,贷款机构通常会依据正常贷款流程评估其贷款资格。贷款机构会综合考量申请人收入、资产、负债等情况,若这些方面表现良好,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较大。

然而,若执行案件存在不良记录,比如有拒不执行判决、拖延履行债务等情况,即便案件已结案,仍可能影响贷款审批。贷款机构为控制风险,可能拒绝此类申请人的贷款申请,或者提高贷款门槛,如要求更高利率、提供更多担保等。

此外,不同贷款机构的风险偏好和审批标准不同,对执行案件结案情况的重视程度也有差异。一些大型银行审批较为严格,而部分小型金融机构可能相对宽松。所以,有过执行案件结案后能否贷款,关键在于结案情况和个人整体信用状况。

二、最新刑法违法发放贷款罪量刑标准

违法发放贷款罪,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量刑标准如下:

- 数额巨大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关于“数额巨大”和“重大损失”,司法实践中,数额巨大一般指个人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单位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重大损失指个人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单位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

- 数额特别巨大或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罚。这里的关系人指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上述人员投资或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三、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什么时候成立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在司法实践中,提供借款的情形多样,合同成立时间认定也有所不同:

- 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合同成立。比如,出借人将现金当面交给借款人,借款人实际拿到现金那一刻,借款合同即成立。

- 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合同成立。例如,出借人通过网上银行向借款人转账,款项成功进入借款人账户,合同随之成立。

- 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合同成立。

- 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合同成立。

此外,如果双方对合同成立时间另有约定,从其约定。但需注意的是,无论何种交付方式,都要保留好相关交付凭证,以防日后发生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有过执行案件结案后能不能贷款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