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被执行人故意隐瞒财产怎么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被执行人故意隐瞒财产怎么办

被执行人故意隐瞒财产,申请执行人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权益:

第一,积极调查收集证据。申请执行人应留意被执行人日常消费、工作等情况,查找可能隐匿财产的线索,如是否有新购置的房产、车辆,有无在某公司的投资等,可通过拍照、录像、获取证人证言等方式固定证据。

第二,申请法院调查。申请执行人可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请求法院调查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股权等财产信息。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第三,要求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法院查明被执行人故意隐瞒财产后,可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申请财产审计。在一定情况下,申请执行人可申请对被执行人进行财产审计,以全面掌握其财产状况。

此外,申请执行人还可关注被执行人的债权债务关系,看其是否存在放弃债权、无偿转让财产等行为,如有可通过行使撤销权维护自身权益。

二、被执行人被拘留后多久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被执行人被拘留后,裁定其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并追究刑事责任的时间并无明确法律规定,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侦查阶段所需时间不定。公安机关会对案件展开侦查,收集证据以确定被执行人是否存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及是否构成犯罪。若案件复杂、证据收集困难,侦查时间会较长;若事实清晰、证据充分,侦查可能较快完成。

其次,审查起诉阶段也有差异。侦查结束后,案件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需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是否起诉的决定,若认为证据不足,可退回补充侦查,这会延长时间。

最后,审判阶段同样如此。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安排开庭审理,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时间相对较短;若适用普通程序,则可能较长。

总之,从被执行人被拘留到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整个过程受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收集情况、司法机关工作效率等多种因素制约,难以给出确切时间。

三、被执行人被拘留后还会被拘留吗

被执行人被拘留后,仍有可能再次被拘留。

司法拘留是对妨害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情节严重的人,在一定期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若被执行人第一次被拘留后,又出现了符合拘留条件的新的妨害执行行为,法院可再次决定对其进行拘留。

常见的可导致再次拘留的情形有:被执行人明明有能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却通过转移、隐匿、变卖财产等方式故意逃避执行;拒不按照法院要求报告自己的财产状况,或者报告财产时虚假陈述;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执行人员执行公务等。

不过,每次司法拘留都需遵循法定程序,由法院院长批准。并且,为避免过度限制被执行人的人身自由,同一妨害执行的行为一般只给予一次拘留。若存在新的妨害行为,则不受此限制。

以上是关于被执行人故意隐瞒财产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