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民事纠纷案诉讼怎样收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民事纠纷案诉讼怎样收费
民事纠纷案件诉讼收费按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执行。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价额,按不同比例分段累计交纳。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非财产案件,如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侵害姓名权、名称权等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此外,还有一些案件受理费的特殊情况及减免规定。具体收费以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为准。
二、民事纠纷起诉后怎么调节
民事纠纷起诉后的调解有多种方式与流程:
首先,诉讼中法院可依职权主动组织调解,也会在开庭前询问双方是否愿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愿后,调解程序启动。
法院调解时,审判人员会主持,引导双方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协商。这一过程中,双方可提出各自的调解方案和诉求。审判人员会基于案件事实、法律规定,对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双方互相理解、让步,寻求一个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若双方自行达成调解协议,需形成书面内容,经双方签字确认。法院会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查,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法院会予以认可,并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与判决书有同等强制执行力。
另外,还存在庭外和解的情况。双方当事人可自行在庭外协商解决纠纷,达成和解协议后,可向法院申请撤诉,结束诉讼程序。
三、民事纠纷签订和解协议还能起诉吗
一般情况下,民事纠纷签订和解协议后仍可起诉,但存在一定限制条件。
若和解协议不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一方当事人通常应受协议约束。例如,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法定可撤销事由,也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随意反悔起诉。
然而,如果存在法定情形,当事人有权起诉。如签订协议时存在欺诈行为,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协议;或者存在胁迫情况,一方以给对方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签订协议;亦或是因重大误解订立协议,对协议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等,当事人可向法院请求撤销和解协议,之后再就原纠纷提起诉讼。
此外,若和解协议约定的内容未履行,另一方也可起诉要求对方履行协议约定义务。总之,签订和解协议后是否能起诉,需结合具体情况及法定事由判断。
以上是关于民事纠纷案诉讼怎样收费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